兩份報告數據勾勒中外信息化發展差距

  我國信息社會指數環球排名增加3位仍居中下游

  19省份113個地級以上都會信息社會指數增速下滑

  5月15日,在第十一個世界電信與信息社會日即將到來之際,國家書息中央在北京發行了《環球信息社會成長匯報2024》與《中國信息社會成長匯報2024》,匯報差別測評了環球及五大洲126個國家的信息社會成長程度、中國大陸31個省份與336個地級以上都會信息社會成長局勢。中國信息社會指數的環球排名不亂上升。2024年中國信息社會指數為0.4523,比去年增長4.10,在環球排名第84位,比去年增加3位;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排第36位,比去年增加3位;在亞洲國家中排第19位,比去年增加1位。

  環球加快向信息社會轉型,歐洲、大洋洲進入信息社會,非洲增長最快

  從2024年開端,國家書息中央信息化研討部信息社會測評課題組緊跟國際形勢,從信息社會成長的內在規律和需求起程,形成了一套環球信息社會測評的理論框架與想法體系,并對環球126個國家的信息社會成長局勢進行了測評。

  2024年環球信息社會指數為0.5601,仍處于信息社會預備階段的轉型期,比擬2024年增加了2,比擬2024年則增加了14。有53個國家書息社會指數在0.6以上,已經邁入了信息社會。此中17個國家的信息社會指數過份0.8,進入信息社會中級階段,盧森堡ISI已經過份0.9,進入信息社會高等階段。有60個國家書息社會指數在0.3到0.6之間,正在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加快轉型,有13個國家書息社會指數低于0.3,仍處于信息社會成長的起步期。

  固然中國信息社會成長尚處于環球中下游程度,不過比年來維持了較高增長速度。2024年中國在環球126個測評國家中排名第84位,比去年向前3位,比2024年向前15位。在55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排第36位,比去年增加3位。在亞洲35個國家中排第19位,比去年增加1位。

  2024年環球有53個國家進入信息社會。此中,盧森堡信息社會指數0.9091,是環球唯一進入信息社會高等階段的國家;新加坡、瑞士、芬蘭等16個國家書息社會指數過份0.8,已進入信息社會成長的中級階段。

  2024年環球信息經濟指數為0.5508,比2024年增長0.95。高收入國家書息經濟指數到達0.7621,中等收入國家書息經濟指數為0.4231,低收入國家書息經濟指數僅為0.2519。2024年日本信息經濟指數達0.9110,位居環球首位,比環球平均值高出65.41。排名第二至第五位的差別是以色列、丹麥、美國和瑞典,信息經濟指數差別為0.9065、0.8806、0.8749和0.8694。在排名前20位的國家中,歐洲占了10位。

  數字生涯是中低收入國家書息社會建設的重要抓手。2024年中低收入國家數字生涯指數對信息社會指數增長的功勞率差別到達55.0和59.6,遠高于信息經濟、網絡社會、在線執政機構指數。

  行業組織優化推進信息社會成長。2024年信息社會指數過份0.6的國家辦事業產值占比為66.62,第一行業就業人員占比為4.48,顯著優于尚未進入信息社會的國家。2024年行業組織優化對信息經濟增長的功勞率過份44,遠過份其他因素。

  匯報指出,環球信息社會成長不滿衡局勢未見好轉。信息社會指數最低程度國家與環球平均程度的差距從2024年的0.65擴張到2024年的0.6619。2024年環球數字鴻溝指數為0.8998,電腦、電話、互聯網數字鴻溝指數差別為0.9458、0.8074、0.9463。

  挪動手機快速遍及成為縮小環球數字鴻溝的主要因素。2024年~2024年中低收入國家與高收入國家挪動手機遍及率的差距從40.2個百分點縮小到23.3個百分點,2024年中低收入國家挪動手機遍及率到達107.3。非洲地域家庭電腦遍及率、互聯網遍及率差別僅為20.0、25.5,但其挪動手機遍及率到達了103.6,靠攏世界平均程度。

  匯報預測,到2024年,環球將整體進入信息社會。

  全國信息社會成長速度放緩,32個地級以上都會進入信息社會

  《中國信息社會成長匯報2024》顯示,全國信息社會成長速度放緩。2024年全國信息社會指數為0.4523,比去年增長4.10,但顯著慢于十二五期間。2024年,全國有19個省份、113個地級以上都會的信息社會指數增速下滑,此中75個地級以上都會的信息社會指數不升反降。

  2024年東、中、西部地域信息社會指數差別為0.5644、0.4018、0.3852,差異區域之間信息社會成長程度差距顯著,此中,中西部地域信息社會成長速度較快,但與東部地域的絕對差距仍在擴張。

  2024年一帶一路沿線省份信息社會指數為0.4498,此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5個省份信息社會指數為0.5591,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的13個省份信息社會指數為0.3993。

  2024年全國有32個地級以上都會進入信息社會,會合分布在廣東、浙江、江蘇、山東等東部沿海地域。內蒙古自治區有4個都會進入信息社會,在中西部地域體現突出。

  2024年廣東深圳市信息社會指數為0.8510,是唯一進入信息社會中級階段的都會。浙江湖州、山東威海信息社會指數過份0.6,初次進入信息社會。

  2024年全國15個副省級都會信息社會指數平均值為0.6535,比全國平均程度高44.61,此中有9個副省級都會進入信息社會。全國省會都會的信息社會指數平均值為0.5561,共有廣州、杭州、南京、武漢、濟南、長沙6個省會都會進入信息社會初等階段。

  匯報指出,農村數字生涯程度快速增加,2024年我國農村網民規模到達1.95億人,比去年增長9.43,增速是城鎮的2倍。農村互聯網遍及率是32.31,比去年增加3.51個百分點,增加幅度高出城鎮2.38個百分點。

  綠色成長對信息社會轉型的支撐作用顯著。2024年全國能效指數為0.1970,比去年增長7.31,空氣質量指數為0.1905,比去年增長12.38,增速均到達比年來的最高程度。

  信息社會成長的首創動力略顯缺陷。2024年全國教育投入指數、研發投入指數、首創指數差別為0.4893、0.5857、0.1188,比去年差別增長-6.76、1.99、-1.59。2024年全國有25個省份的教育投入指數、11個省份的研發投入指數、9個省份的首創指數為負增長;有200個都會的教育投入指數、131個都會的研發投入指數、113個都會的首創投入指數為負增長。

  匯報預測,2024年前后中國信息社會指數將到達0.6,整體長進入信息社會初等階段。

  據悉,國家書息中央自2024年起開端發行中國信息社會成長匯報。2024年起發行環球信息社會成長匯報。

  

Back To Top
GIF图片